FuMa资讯|9月国内新闻速览

 FuMa资讯|9月国内新闻速览
FuMaTech & IRACE 展会预登记请扫下方二维码

01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助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组织开展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工作。

报名地址:
https://www.miit.gov.cn/jgsj/jns/lszz/art/2022/art_a38fcdb475c6473eb633225a885a09f6.html(将此链接复制至网页打开)
02 上海出台「人工智能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法规
9月22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并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上海继《上海市数据条例》后的第二部数字经济领域地方法规,将有力支撑城市全面数字化转型,助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0276家深企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小巨人”,数量超过前三批总和
深圳国家级“小巨人”队伍迎来目前为止最大一次新增。近日,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公示了深圳市第四批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276家企业入选,数量超过第一二三批的总和,也是全国入选企业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04  首个“专精特新总部基地”落户深圳宝安 首批进驻28家优质企业
9月23日,位于宝安汇智研发中心的“专精特新总部基地”揭牌。包括深圳市中冀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内的28个优质单位签约入驻,扎根宝安发展。据了解,该总部基地也是深圳首个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产业特色的总部群落。

包括18家专精特新企业(1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上市公司2家,拟上市公司7家)、6家规上国高企业(其中拟上市公司1家)、2家行业龙头、1家新能源汽车销售及展示企业以及1家行业协会在内的28个单位。

05 机床协会最新发布:1至7月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近日,根据重点联系企业统计数据分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了2022年1至7月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总的来看,行业整体运行仍处于下降区间,尚未从疫情影响中完全摆脱出来。
从2022年1至7月数据看,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5%,较1至6月降幅加深0.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4%,较1至6月增幅回落5.5个百分点。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5.9%,较1至6月降幅收窄2.3个百分点,在手订单同比增长6.0%,较1至6月增幅扩大0.9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至7月,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195.2亿美元,同比增长5.3%,较1至6月增幅扩大1.8个百分点。机床工具进口总额74.7亿美元,同比下降7.5%,较1至6月降幅收窄1.6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较1至6月增幅扩大1.7个百分点。
06 中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十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07 国内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
9月22日,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风能”)试制的国内首台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机组一次并网成功,标志着我国陆上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又一次突破。

该机组型号为HE187-7.XMW,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鉴衡实验基地,可衍生出多个功率等级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功率范围涵盖6.75MW-8MW,是国内现有最大单机容量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广大的中高风速陆上风场以及中低风速海上区域范围内稳定运行。单台机组预计年上网电量可达26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25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600吨。
08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与博世力士乐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日前,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与德国力士乐深化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大族常州工厂成功举办,双方高层代表共同出席本次签约仪式。本着资源共享、深化合作的原则,双方致力于开展多领域、长周期的合作关系,并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并进,共同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升级,助推行业客户向高端、高质、高附加值领域转变。同时将进一步发挥产业协同创新优势,在元器件、模块、系统等领域挖掘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实现互利共赢。

活动同期发布五万瓦与磁悬浮双机新品,其中,超高速磁悬浮激光切割机部分关键技术就由大族智能与力士乐强强联合通力协作打造。HF系列50kW高速光纤激光平面切割机可有力解决35至50mm碳钢空气高质量切割问题,低压氧气负焦切割50mm碳钢板,速度可达1.8m/min。50kW碳钢氧气正焦点切割厚度由30kW的60mm提升到100mm。采用纳米精度直线电机驱动技术,三轴无接触全磁悬浮驱动,实现更高加速度及速度,更高切割效率。
09 比亚迪深汕工业园二期项目开工 达产后年产值约 1000 亿元
近期,从相关媒体获悉,比亚迪在深圳的第四个园区的二期项目已经开启建设。新项目将为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提供零部件,计划总投资200亿元。新项目计划于2023年7月底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后的年产值约1000亿元。
010 西门子歌美飒推出全球首款陆上风机可回收叶片
去年9月,西门子歌美飒宣布推出全球首款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可回收叶片。2022年7月,该款可回收叶片应用于RWE集团位于德国的Kaskasi项目。如今,陆上风电所需的解决方案已经就绪,可供客户用于陆上风电项目。西门子歌美飒联合合作伙伴进一步开发,确保新推出的可回收叶片符合陆上风电项目对产品和工艺的要求。这一里程碑式的产品将进一步提升风电行业的可持续性,推动风电成为一个完全可回收的行业。
011 中国:机器人的安装量增长了44%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2021年的初步结果:
2022年9月21日,法兰克福——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实现了强劲增长,2021年的安装量达到24.33万台,再创新高,比去年增长了44%。这些初步数据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
“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引领了全球的复苏,2021年,中国的机器人安装量占全球总安装量的一半,”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Marina Bill说。“各行各业的的增长都十分强劲,其中电气和电子行业占主导地位,增长率高达30%,达到81600台。汽车行业也呈现了大幅的复苏。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业是主要的推动力。2021年增长了89%,安装了50700台。”
012 上海非夕复合移动机器人—新能源车自动充电应用解决方案成功入选“2021-2022“上海设计100+”榜单
本届“上海设计100+”榜单吸引了来自中、美、英、法、意等全球18个国家,1416个设计团队的2128项申报。由非夕自主研发的复合移动自适应机器人新能源车自动充电方案具备通用性强、灵活度高、安全可靠、部署简易等特征,成功入选榜单。
非夕复合移动自适应机器人,由Rizon(拂晓)系列自适应机器人搭配可移动平台组成,深度融合了工业级力控、视觉和AI技术,能够自适应于不确定的工作环境,完成复杂任务。凭借自适应机器人高精度、高频响的力控能力,配合高阶的深度学习算法,非夕的汽车自动充电方案可以容忍移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置误差,避免对充电设备的损害,实现单机响应多个充电需求,柔性、通用、智能地完成各类汽车充电、养护等任务。
013 艾迪艾创荣获恰佩克年度新锐品牌奖
8月26日,被誉为机器人行业奥斯卡的“恰佩克奖”颁奖仪式在芜湖举行,艾迪艾创实力揽获恰佩克奖项—— 第八届年度新锐品牌奖(工业机器人)。该奖项既证明了艾迪艾创机器人强大的产品与技术实力,也是对艾迪艾创机器人品牌的高度肯定。
014 2022半年度工业机器人20强公布
根据MIR DATABANK数据表明,2022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超13万台,市场的繁荣与否离不开场内众玩家的表现。MIR 睿工业依据2022年上半年各工业机器人厂商的出货量评选出“2022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出货20强”,旨在洞察产业发展格局,鼓励卓越厂商树立产业标杆。
015 广州数控工业机器人通过MTBF 60000小时测评
近期,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GSK RB08A3-1490型机器人顺利通过MTBF 60000小时测评,随着机器人在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快速推广与应用,机器人产品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备受机器人制造企业、集成企业与用户的关注。而MTBF作为可量化的可靠性指标,已成为衡量工业机器人产品好坏的关键指标。对产品质量提升不懈追求,对机器人可靠性的关注和重视,是广数人“精益求精,让用户满意”的服务精神良好体现。